去
了好幾次位於台中市區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但是都僅限於在園區內找停車位而已,從來就沒有好好的拜訪美術館;週末的下午,美術館外總有許多人攜家帶眷,在草坪上休息著、在廣場上扔飛盤、放風箏;也有出雙入對的男女朋友們,手牽著手逛著美術館;每個人都在這園區裡找了一個角落,放鬆自己。終於,在這個午後,我也刻意的找了時間,準備來一趟探索藝術之旅。

  國立台灣美術館位於台中市五權綠園道上,美術館的正門對面是一條長長的綠蔭大道,大道兩旁有不少挺有氣氛的餐廳,如:南瓜屋、核果美食工坊、小義大利餐廳、鹽之華法國餐廳等,在用餐尖峰時段,每一家的店常是高朋滿座,人滿為患;當然,我羅列了這麼多家也只去核果美食工坊和甜甜圈吃過而已(肚子要顧,荷包也是要顧的)。在這綠蔭大道上,也許少了新光三越附近的車潮,少了一中街摩肩擦踵的擁擠人群,這裡的午後多了幾分自在與輕快。林蔭之下的長椅,有的人坐著歇息,有的人渾然忘我的啃著書本,有的人發呆出了神。而秋天的涼風徐徐吹著,吹動了樹葉,沙沙作響,枯黃的落葉飄落一地;金黃色的陽光也穿過了樹葉灑在在一片盈綠的草坪上,光影隨著風閃爍、舞動著,那畫面迷人至極。午餐過後,我沿著步道想走回美術館,看見這一地落葉,我刻意的從人行道上跳至草坪,在片片落葉上踩啊踩,聽那腳下傳來卡滋卡滋的聲音,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奇妙之趣。怪不得以前的地理課本上曾說,公園綠地是都市之肺;至少,它讓我在這裡找到了一份舒適感,使我心曠神怡。

  踏進美術館之前,我有點擔心裡頭只是懸掛著幾幅難以意會的圖畫或是工藝作品,對於鑑賞藝術這門學問,我想我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的。而美術館出出入入的人潮相當的多,讓我更加好奇今天的美術館到底有些什麼有趣的事物。

  走進美術館後,一樓大廳相當的寬敞,除了服務檯之外,還有紀念品販賣區、新學友書局,另外一區就是展覽區了。這一次的展覽主題是「Art in Motion-當代藝術的行動演繹」(BMW Art Cars 2006/2007世界巡迴展),現場有四輛BMW的彩繪實車,還有許多彩繪汽車小模型,每一台都相當的個性化;經由藝術家的巧妙創作,結合了藝術、時尚與科技等不同的領域,也讓民眾更了解當代藝術。






1975年創作:亞歷山大‧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 1898-1976)/ BMW 3.0 CSL(第一部BMW Art Car) 


1995年創作: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生於英格蘭-)/ BMW 850 CSi


1999年創作:珍妮‧侯澤(Jenny Holzer, 1950生於美國俄亥俄州-)/ BMW V12 LMR (第15台,至今最新的BMW Art Car)

  在這展場裡,來往民眾的目光都被這四台車深深吸引住,鮮豔的色彩,大膽前衛的風格與未來科技感,讓許多大人小孩忍不住駐足圍觀,拿起相機拚命的按下快門。這一場展覽可說是相當的難得,因為從1975年以來,這些行動藝術極品僅曾個別陳列於羅浮宮等幾個主要的美術館;今年可是特別的將此系列的藝術車款自亞洲開始巡迴,接著也將在美國、英國等地繼續巡迴之旅呢!



  除了每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的展覽主題之外,在B1則是「紙風車繪本館」。沿著旋轉樓梯下去,兩旁串著各知名繪本的封面圖案,踩著彩色的階梯,引領大小孩進入一個充滿童心的世界。





  一到B1,我忍不住地對著眼前充滿童趣的造景驚呼一聲,在這空間裡結合了戲劇與故事的情境,以繪本閱讀為主題,打造了一個大人小孩們都喜歡的閱讀王國,帶著孩子們環遊世界。全部分成八個主題區,分別是極地冰屋區(心靈探索故事)、童話南瓜區(夢幻童話故事)、歐洲城堡(行俠仗義故事)、非洲叢林區(大型動物故事)、澳洲袋鼠區(小型動物故事)、美洲蓬車區(冒險勵志故事)、亞洲風光區(東方繪本故事)、台灣區(台灣民間故事)。要不是這必須事先預約登記,否則要我這裡待一個下午,我可是萬分樂意的哩!瞧!圖片中這一對坐在小火車上的母子,多麼專心的沉浸在書香世界裡(不過左側的阿公好像在打盹兒哩!)。



  除了以上我所介紹的之外,美術館內當然還有其他的小型特展,都蠻值得大家一看的,領會一下藝術人的微妙心境。若能有所領會時,更能會心一笑,佩服藝術家們那極為敏銳的心思與創意。

  當然,若不想在美術館內吹冷氣、看展覽,不妨到戶外的草坪上躺著、坐著,讓微風輕拂臉龐,看著天空上幾隻五彩繽紛的風箏恣意翱翔,聽著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笑聲,也是一種浪漫。有空的時候,到美術館走一走,也是一個相當特別的休閒活動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