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作文,主題是"我"。
 目的是要讓孩子可以在這類自傳式的文章中,多做些練習。
 畢竟,從小一直到大學,乃至出社會求職。
 自傳式的文體勢必是一個常見且常會被派上用場的題目。

 我事先在講義上設計了一個"個人小檔案"的表格,
 他們必須先填上自己的姓名、生日、個性、興趣、喜歡的人事物、偶像、優缺點、最大的心願等。
 在這部份有許多孩子就已經先出了問題,
 比如,他們會說:老師,我不知道我有什麼優點?或說:老師,我沒有優點。
 我回答:每個人都很棒,一定都會有優點的。
     你想想爸媽平常最常稱讚你什麼?
     或是學校老師最常稱讚你什麼?
 他們沉默地思考了半晌,還是想不到。
 老實說,孩子們有的已經五、六年級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自我價值在哪?
 是不是我們總是太吝嗇給予孩子們一些讚美和鼓勵,
 但卻常不知不覺地放大了他們的缺點及過錯?
 這樣的問題著實令人有些擔憂。
 在興趣及喜歡/討厭的人事物方面,很多孩子都這樣寫著:
 興趣:打電腦
 喜歡做的事:打電腦
 喜歡的物品:電腦
 最喜歡哪一堂課:電腦課
 最討厭的事:不能玩電腦
 孩子喜歡玩電腦沒什麼不好,
 但卻覺得電腦這科技產品正一點一滴地吞蝕了生活中其他的美好。
 能做的事情何其多,閱讀、郊遊、聊天、聽音樂都是不錯的嗜好,
 成天與電腦、電動為伍,少了人際間的互動,也難已體驗其他事物的美妙之處了。
 於是,在寫這篇文章時,許多孩子陷入了苦思。
 或者,寫出來的文章,內容乏善可陳,都是"電腦電腦電腦..."。

 也許是我給的刺激和引導都不夠多,
 所以他們很難再去想到自己除了電腦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喜歡的事物。
 或者,孩子們的心思不夠敏銳,又或者,他們難以靜下心來去思索。
 這是我在這裡上的第一堂課,
 不論是孩子們對我的上課方式,或是我對這些孩子的程度,我們對彼此都還不夠了解。
 我並沒有在此時給他們太多的要求,只是盡量給予鼓勵。
 在我的觀念裡,作文能力的培養並非上了幾堂課就可以看出成果。
 我給他們一些時間,同時也是給予自己一點時間再做調整。

 寫出來的文章,在我一一批閱之後,發現了大部分小朋友容易發生的問題。
 例如,在文章裡,寫著我喜歡的物品是....,我的興趣是....,我的偶像是....。
 像是在回答問題般,把這些問題與答案的句子組合成文章。
 只有述說自己的喜好,但是少了補述為何自己會喜愛那些事物的"原因"。
 或者,很多人這麼寫,我的優點是熱心助人,我的缺點是喜歡罵人...
 說出了自己的優缺點,但沒有舉些曾經發生過的例子來補充這些優、缺點來讓人信服。
 使得文章看起來就是沒什麼特色,不夠完整。

 第一堂課結束,自覺效果不大好,內容部份需要再依據孩子的程度來做些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