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海邊的路上,路雖然不大條卻很直,真得有讓人想加速的衝動。
路邊的樹懸掛著燈炮,在夜晚中閃耀著,
在一片靜謐的夜裡,像是傳遞著溫暖,又像是訴說著孤單。
停車場的一側,停滿了車,我以為這個夜、這個海邊,熱鬧正沸騰著。
經過了大門,往堤防走去,人煙稀少,
方才那滿滿的車子,原來只是外頭餐廳的顧客罷了。
七、八點的海邊,竟是如此的安靜,令人有些意外。
想起上一回來這兒,是去年夏天的事兒了,
一群沒膽的女人在晚上十一點多拎著酒和仙女棒,
以為有著浪濤聲作為背景音樂,一邊聊天,一邊吹著風,多麼愜意!
但,觀景台上的樂隊?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嗩吶聲,真的教人避之唯恐不及。
呵。又快一年了呀!
坐在堤防上,其實看不見夜晚的海,眼前只是一片漆黑。
白天的海,是自由、開闊;夜晚的海,是神秘、變幻莫測;
雖看不清楚海與天的邊際,海的呢喃細語卻是聽得一清二楚,還有在消波塊上跳著舞的朵朵浪花。
今晚的星象不怎麼清楚,也好一段時間沒看過滿天星斗了吧!
大學校園裡的無光害操場,有滿天星子相伴,南下北上的火車呼嘯而過,著實讓人懷念。
記得大二那年的冬天,流星雨來臨前,寢室的朋友們都各自規劃著追流星雨的行程,
在流星雨極大期的那個晚上,寒流的威力更驚人,
在十一點門禁前,大夥兒各自前往賞星地點,
而我們則是騎了好遠的路才抵達好美寮,爬上堤防,與海之間沒有遠近之別,只有高低的差距。
低溫的海邊,與冷冽的海風,那裡的漆黑和這兒的燈火通明有著天壤之別,
不管抬頭或是放眼望去,皆是一大片遼闊的黑暗,只有幾盞路燈微弱的喘息著,
在天與地之間,我們顯得極為渺小。
儘管流星一顆接著一顆劃過天際,是生平第一次看過這麼多的流星,
但身體終究無法抵擋冷颼颼的風,撐不到黎明破曉便離開了。
隔一天,我們決定不再這麼傻,因為,爬到宿舍頂樓,流星雨便清晰可見了呀!
半夜的宿舍頂樓,一波波的人潮以及看見流星時的驚呼聲,也算是奇觀之一吧。
早上,在上作文課時,因應竹塹文學獎的徵文,提到了新竹的拾柒公里海岸線,
我問孩子是否喜歡看海?是否喜歡去海邊?
好幾個孩子異口同聲的說:很喜歡!
再繼續追問他們原因,原來大海給我們的都是相同的感受,
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嚮往,是心情宣洩的無底洞垃圾桶。
是真有一股大自然的神祕力量帶走人們的煩惱?
還是,這只是我們心境上的轉圜罷了,催促那浪花舞者將我們的煩惱往海裡捲去。
管它是什麼?開心就好。
如果可以,這個島上大大小小的海邊,我都想走一趟。
就像我喜歡收集天空一樣,也一起收集各個地方的海洋吧!
- May 06 Sat 2006 22:31
The Se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